四川特驅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職業教育、教育培訓服務、教育品牌推廣、教育及教育衍生產品開發的綜合性服務機構,開展對內、對外教育服務與合作。
近年來,鄉村普通高中達到重點大學錄取分數線的學生人數出現逐年減少的趨勢。為此,媒介輿論和相關專家呼吁,各重點大學要擴大鄉村學生錄取比例。從教育公平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是正確的。
然而,從教育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來看,鄉村普高教育并沒有對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鄉村普高一直扮演著向大城市輸送人才的角色,甚至出現了鄉村教育越發達,人才流失越嚴重、社會經濟越蕭條的局面。要讓鄉村教育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作用,需要對現有的鄉村高中育人模式進行改革,形成新的鄉村教育觀。
首先,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不能將升學率作為評價普高的唯一標準,重視提高高中學校的綜合辦學水平,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同時,以熱愛鄉村、建設鄉村為主題,支持普高開展以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的教改實驗,把學生培養成為振興鄉村的人才后備軍。
其次,鄉村普高要對學生加強思想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一要抓住課堂教學主陣地,利用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校園網等平臺,組織諸如“我看家鄉新變化”“我為家鄉發展獻一策”等演講比賽和征文活動;邀請回鄉就業創業的畢業生先進典型開講座,讓鄉村學生認識到,自己在鄉村振興中需具備的能力和承擔的責任。二要充分挖掘學生的特長和潛能,幫助他們設計不同的學習和成長路徑,為這些學生之后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積蓄力量。
再次,鄉村普高要加快教育教學改革,將鄉村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相關內容編成校本課程,有機融入學科教學中,讓學生深入了解故鄉,記住鄉愁,留住鄉韻,不忘鄉情,傳承鄉土文化。另外,要組織學生參加學工、學農等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勞動能力。
最后,普高要加強和職校合作辦學,促進學科融合和互補,構建普、職合作教育“立交橋”。普高應依托職校的師資、場地和器材,每學期讓學生自主選擇一至兩種職業技能,分期分批去職校實訓,并加強考核,重視提升學生的技能素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為將來服務鄉村建設打牢基礎。
(作者周建國,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此為蒲公英評論網站首發作品,轉載請務必標注來源,違者必究。)
----來源:蒲公英評論網